网页无法加载

    后来,张晓宇还是去了县城的初中。

    他是住校生。

    一周回来一天。

    张晓宇的同一个班的同学,也都是小学毕业了,他们看着张晓宇能去县城里读书,都很羡慕,因为他们今年没有书读了。

    就算仲芝华愿意帮忙给他们找名额,可是他们还是牛棚里的人,行动上没有张晓宇那么自由。

    学校也不可能愿意招收这样的学生,给自己惹来麻烦,看到这些学生虽然不再上课了,但还是趴在门口看,让萧软软几个老师,都挺难受的。

    今年招生比去年要招的多一些,农村里别的不多,孩子多,很多人活到老都不认识几个字,只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现在看学校办的不错,便都想要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来。

    读书是好事,只要读了书,就能改变现状了。

    村子里那些干部,都是会几个字的,虽然现在没有了大学,可是会几个字的,和大字不识一个的,确实是不一样。

    这些都看在肖家人的眼里。

    袁红霞和王大花两个忍不住了,去年想要省那些学费,就没来得及给孩子报名,后来就算想,人家开学了也不接受了。

    没办法,家里三个孩子,最小的都九岁了,这年一过,又大了一岁,再怎么样都得把上学给安排上。

    这钱是王大花是肖福那磨出来的,而袁红霞看她这样,当然不愿意,而且也要问肖福要十块钱,“爸,一碗水得端平,你给大嫂十块钱,就得给我也十块钱,不然就不公平。”

    王大花听了气笑了,“你有能耐别生赔钱货啊,我生了两个带把的,都是肖家人,当然比你要能耐点,这就是公平。”

    袁红霞也不是好欺负的,她说道:“那不管,要不然的话,就分家!”

    她早就不想和大房一块过日子了,还有肖福,因为大房生了两个儿子,所以暗地里总是对王大花好一些,袁红霞感觉自己吃亏。

    既然这样,肖福那么喜欢大房的两个孙子,那就跟着大房过日子去好了,她懒得伺候了。

    分家这事情还起了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