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仰头就看到一个半大的少年,约摸十一二岁的年纪,正蹲在一根树杈上,手里晃着一根新折的柳条。
“我迷路了。”她抽噎着如实相告。
闻言,少年扔下树枝,三两下便从树上窜了下来,走到她身边,“我认路,我带你出去便是,你别哭了。”
小小少年牵起她,走了两步,似是嫌她人小步子慢,索性在她跟前蹲下,“算了,还是我背你吧!”
后来她便趴在少年的背上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她在回家的马车上,正窝在祖母的怀里。
顾佑之也很奇怪,那时她不过五六岁,并不算特别记事的年纪,却对这件事记忆犹新。来了这恩国公府,又想起那少年,也不知他如今变成什么模样了?
“姑娘可是迷路了?”
清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顾佑之回头,眸光微讶。
厅中客人渐多,陆骁骁眼神在厅中环视了一圈,并未发现顾佑之身影。按理她应该早到了,大概去别处了逛了吧!
呷了口茶水,陆骁骁放下茶盏,对身旁的谢梓璇说道,“走吧,咱们也去园中逛逛。”
出了厅中,自有带路的丫鬟在前领路。
柳园里,杨朔与面前少女保持着几步开外的距离,相对而立。轻轻浅浅的阳光洒下,少女莹莹而立,明艳而又不失端庄。
那日她神色焦急,策马而来,他并未认出,毕竟女大十八变。帮忙寻人时,她主动报出芳名,她说“佑之感激不尽”,他心下便有所猜测,直到护送她回府的兄弟告知,这位姑娘出身承国公府,他才敢确定,这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姑娘。
“杨公子也来参加诗会?”顾佑之含笑打招呼。
“这是我家。”杨朔负手而立,眼中透着笑意,“记得以前还在这里遇到过一个迷路的小姑娘。”
顾佑之闻言,心下一颤,“敢问杨公子名讳。”
“在下杨朔,字怀明,家中行六。”
杨家六郎,少时顽劣,后被送去军中,久不在京都。
“我迷路了。”她抽噎着如实相告。
闻言,少年扔下树枝,三两下便从树上窜了下来,走到她身边,“我认路,我带你出去便是,你别哭了。”
小小少年牵起她,走了两步,似是嫌她人小步子慢,索性在她跟前蹲下,“算了,还是我背你吧!”
后来她便趴在少年的背上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她在回家的马车上,正窝在祖母的怀里。
顾佑之也很奇怪,那时她不过五六岁,并不算特别记事的年纪,却对这件事记忆犹新。来了这恩国公府,又想起那少年,也不知他如今变成什么模样了?
“姑娘可是迷路了?”
清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顾佑之回头,眸光微讶。
厅中客人渐多,陆骁骁眼神在厅中环视了一圈,并未发现顾佑之身影。按理她应该早到了,大概去别处了逛了吧!
呷了口茶水,陆骁骁放下茶盏,对身旁的谢梓璇说道,“走吧,咱们也去园中逛逛。”
出了厅中,自有带路的丫鬟在前领路。
柳园里,杨朔与面前少女保持着几步开外的距离,相对而立。轻轻浅浅的阳光洒下,少女莹莹而立,明艳而又不失端庄。
那日她神色焦急,策马而来,他并未认出,毕竟女大十八变。帮忙寻人时,她主动报出芳名,她说“佑之感激不尽”,他心下便有所猜测,直到护送她回府的兄弟告知,这位姑娘出身承国公府,他才敢确定,这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姑娘。
“杨公子也来参加诗会?”顾佑之含笑打招呼。
“这是我家。”杨朔负手而立,眼中透着笑意,“记得以前还在这里遇到过一个迷路的小姑娘。”
顾佑之闻言,心下一颤,“敢问杨公子名讳。”
“在下杨朔,字怀明,家中行六。”
杨家六郎,少时顽劣,后被送去军中,久不在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