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的问题确实问到了点子上,话一出口,户部的官员瞬间反应过来。

    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陛下这个口开得真有大了。

    虽然经过了陛下这近半年的改革,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一些了,但是那个高产水稻和红薯,要想在帝国所有疆域内普及,只怕最少还要几年的时间。

    普通百姓养一两个子女可能没有多大压力,但是如果再多一些,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到时需要帝国补助的家庭就会越来越多,户部的压力肯定大。

    此时的户部尚书刘政,反应过来之后,更是愁眉紧锁。

    刘政站了起来附合道:“陛下,房大人说得对!以帝国境内现在百姓的家庭条件,如果陛下这条政令一下,老百姓肯定放开了生。”

    “民间自古就有多子多福的说法,大家都抱着反正生得多朝廷会帮忙抚养,到时局势失控,朝廷的财政肯定会崩溃。”

    “还请陛下慎重呀!如果真要补助,微臣建议补助政策可以缩短几年,一般的百姓家庭,子女到了十四五岁,基本上都可以自力更生了。那个时候朝廷补不补助都没有关系了。”

    就连杜如晦也劝解道:“是呀,陛下!这样做虽然短时间内可以增加大量的新生人口,但是补助年限太长的话,朝廷的财政很难支撑得起,到时陛下可就失信于天下了。”

    跟着杜乘风一路走过来,杜如晦自然知道自己的长子,急于做出一番大事业来,事实上他也知道,杜乘风做出了很多大事了。

    而且每一件都成功了,但是这个补助十八年,实在是……

    他理解杜乘风做这个决定的用意,急于提高人口,但这样实在是太冒进了。

    七条政令,似乎其它六条百官们都没有什么意见,尽管有点和过去大家的想法有些出入,但还是可以接受的。

    唯独这一条大家觉得有点……,怎么说有点呢,有点不切实际了。

    面对大家的质疑,杜乘风依然一脸平静,胸有成竹的,直到大家都说完之后,他才从容解释道:“父亲,房玄龄,刘政,你们的担心和忧虑我能理解。”

    “但是如今炎黄帝国人口稀少,生产力严重不足,加上连年战争,人口剧减,境内的荒地更是占据了大片的疆域。尤其是像岭南道那边,诺大的疆土,居然才十几万人口。”

    “这些问题你们可曾想过?我炎黄帝国地大物博,未来疆域也只会越发广大,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激励一下,何时才能恢复到前朝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