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归(2/4)
宋灯的眼前有些模糊了,却还强撑着对他道:“恩……我不怕的……”
是你不要怕呀。
宋灯陷入了沉睡。
她才二十二岁,这一生其实很短,但从十五岁以来,她又经历了许多常人一辈子也难以经历的大起大落,这样粗粗一算,竟也不算白活。
宋灯十五岁那年,宋炀二十一岁,都是开始商谈婚嫁的年纪,兄妹二人却迟迟没有定下亲事。不是没人请媒人上门说合,只是那时看得上忠勇侯府的,多半是些心怀不轨的人,但凡心思清正,为儿女着想的人家,谁愿意让人来同宋家兄妹一道面对这群狼环饲的局面呢?
他们便是在那时遇见元孟的。一个被早早打发出宫封王开府的尴尬皇子,分明身为天潢贵胄,却在冥冥之中与他们落于相同境地。
从一开始,宋灯便觉得元孟虽落魄却不可怜,他默默无言承受屈辱时并非有心忍耐,而是韬光养晦,借此将众人一一记在心中明辨。什么人是可以利用的,什么人是应当尊敬的,什么人是最终需要痛下杀手的,他心中始终如明镜一樽。
元孟有城府,亦有手段。
手下败将怒斥他心狠手辣,罔顾人伦。宋灯却看见他登基之后,兢兢业业,勤政爱民,虽常有波折,却总能化险为夷,最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与先帝末年民不聊生,四子夺嫡时大相径庭。
他是天子,他没有荒废这一片江山。
宋灯爱他,又敬他,于是从不怨他不曾回应她的情意。
可在这个梦里,走马观花一般回顾这短暂一生时,宋灯突然便生出些疑惑。
元孟到底如何看她?
她心知肚明,元孟应当是不喜欢她的,毕竟她同他喜欢的女子是那样泾渭分明。于暮春天真,明媚,从不低头,万事万物在她眼中总是那样向好。她可以毫无心机地对一个不受待见的落魄皇子好,也可以转头嫁给自己的心上人而非落向对她情深义重的天子。
宋灯不是这样的人,她小心,谨慎,想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却总是早早在心中备下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筹谋。她或许也有自己的坚持,却总是在一路妥协。起初她盼着元孟喜欢她,后来盼着能长长久久地陪着元孟,再后来,似乎便只是盼着他开心了。若她陪在他身边,能让他开心些,她便陪着他,若是不能,她便离开。
有人以为她对于暮春的存在耿耿于怀,便试图开解她,其实不必。她感叹自己不是元孟喜欢的女子,可不代表她讨厌这样的自己。宋灯很清楚,于暮春这样的境遇,可遇不可求,有时需要一些好运气,才能这样一路快快活活到白头。她注定做不了于暮春。
还有人另辟蹊径,说她与元孟其实有些相似,同她道:“相异的总是最吸引人的,可相似的才能互相扶持,长长久久地走下去。”
宋灯其实知道她们为什么总来奉承她。不过因为元孟推拒了诸多重臣之女,迟迟不肯立后,而身边最为亲近的女子又只她一人。那些夫人小姐有心与她亲近,自然要捡好听话来与她说。
是你不要怕呀。
宋灯陷入了沉睡。
她才二十二岁,这一生其实很短,但从十五岁以来,她又经历了许多常人一辈子也难以经历的大起大落,这样粗粗一算,竟也不算白活。
宋灯十五岁那年,宋炀二十一岁,都是开始商谈婚嫁的年纪,兄妹二人却迟迟没有定下亲事。不是没人请媒人上门说合,只是那时看得上忠勇侯府的,多半是些心怀不轨的人,但凡心思清正,为儿女着想的人家,谁愿意让人来同宋家兄妹一道面对这群狼环饲的局面呢?
他们便是在那时遇见元孟的。一个被早早打发出宫封王开府的尴尬皇子,分明身为天潢贵胄,却在冥冥之中与他们落于相同境地。
从一开始,宋灯便觉得元孟虽落魄却不可怜,他默默无言承受屈辱时并非有心忍耐,而是韬光养晦,借此将众人一一记在心中明辨。什么人是可以利用的,什么人是应当尊敬的,什么人是最终需要痛下杀手的,他心中始终如明镜一樽。
元孟有城府,亦有手段。
手下败将怒斥他心狠手辣,罔顾人伦。宋灯却看见他登基之后,兢兢业业,勤政爱民,虽常有波折,却总能化险为夷,最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与先帝末年民不聊生,四子夺嫡时大相径庭。
他是天子,他没有荒废这一片江山。
宋灯爱他,又敬他,于是从不怨他不曾回应她的情意。
可在这个梦里,走马观花一般回顾这短暂一生时,宋灯突然便生出些疑惑。
元孟到底如何看她?
她心知肚明,元孟应当是不喜欢她的,毕竟她同他喜欢的女子是那样泾渭分明。于暮春天真,明媚,从不低头,万事万物在她眼中总是那样向好。她可以毫无心机地对一个不受待见的落魄皇子好,也可以转头嫁给自己的心上人而非落向对她情深义重的天子。
宋灯不是这样的人,她小心,谨慎,想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却总是早早在心中备下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筹谋。她或许也有自己的坚持,却总是在一路妥协。起初她盼着元孟喜欢她,后来盼着能长长久久地陪着元孟,再后来,似乎便只是盼着他开心了。若她陪在他身边,能让他开心些,她便陪着他,若是不能,她便离开。
有人以为她对于暮春的存在耿耿于怀,便试图开解她,其实不必。她感叹自己不是元孟喜欢的女子,可不代表她讨厌这样的自己。宋灯很清楚,于暮春这样的境遇,可遇不可求,有时需要一些好运气,才能这样一路快快活活到白头。她注定做不了于暮春。
还有人另辟蹊径,说她与元孟其实有些相似,同她道:“相异的总是最吸引人的,可相似的才能互相扶持,长长久久地走下去。”
宋灯其实知道她们为什么总来奉承她。不过因为元孟推拒了诸多重臣之女,迟迟不肯立后,而身边最为亲近的女子又只她一人。那些夫人小姐有心与她亲近,自然要捡好听话来与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