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在荆州的人望仅次于刘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比刘妍更让人敬畏,刘妍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现出对徐庶的敬重和推崇再加上徐庶领衔荆州的领导班子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所谓人望就这么积累起来了。
因此,徐庶亲笔签发的备战命令到达各处之后,整个荆州机器马上高速运转起来。
不过,圣旨的内一直都没有公开,所谓备战也是外松内紧。这也是徐庶不希望刘妍现在回来的理由之一,她一回来,势必导致圣旨的内泄露出去。
曹操这边,圣旨一下,不但北方震动,整个天下,除了荆州,西川,交州这样的偏远地带,凡是受到曹操势力范围影响的地区都行动起来了,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江夏对面的江东孙氏。
孙权接到的协同作战的通知是合肥守将李典签发的。说起来,原本合肥的守将是李典和乐进。后来乐进被调到襄阳。进了刘妍的阵营。孙权和曹操私底下达成了武器进购协议,变相达成了同盟,为了表示安抚,合肥这边没有再增兵和加派新的将领,留下李典一人坐镇。李典同时也成了曹操和孙权之间沟通的桥梁,并且隐隐分出了上下级的关系。
孙权接到通知,心中五味杂陈,赤壁时候的情景历历在目。那个时候,他还梦想着和长沙联盟,共同抗击曹操,一转眼时移世易,他竟然成了曹操的马前卒,转而攻打江夏,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只是当年是实力担当,此时却是炮灰,这差距,这待遇……孙权除了苦笑还是苦笑。
来自北方的新一批武器已经全部装备部队了。李典说,为了表示两家联合,这批武器他们只收了成本价。孙权欲哭无泪,这两年,从曹操那边买武器,江东正可谓花钱如流水,曹操从来都没有客气过。孙权觉得当年自己和交州士氏做粮食交易的时候,也没这么狠心过。
然而,目前他强我弱的现状让孙权大放血的同时又兴不起半点谈价钱的念头,他只能一边心疼一边乖乖掏钱。
圣旨已经颁布,而他只收到丞相手下武将签发的通知,他还不能不当回事将之搁置。李典可不是省油的灯。万一曹操觉得江东不安份,命他南下先灭江东,孙权觉得对面那个姓徐的绝对乐呵呵地过来落井下石。
虽然曹操在这个节骨眼上先灭江东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江东没有盟友却是既成事实。所以,帮着曹操打荆州是一定的。
只是孙权心里难受,憋屈,非常糟心。
因为曹操如此大张旗鼓地下圣旨扬言踏平荆州,如果真能踏平了,江东这边弄死孙绍可以办到,但分曹操的胜利果实的可能性有多少?即便分到了,未来也是二分天下的格局,以曹操的性格,江东最终的结局还是要并给他的。因此,这回江东扮演的角色简直炮灰得不能再炮灰。
只要一想到这一节,孙权就很泄气。根本提不起劲儿开动员大会。但是,这动员大会还是要开的。因为孙权心中还有所图。
只是怎么开找谁来开,这是个问题。足以让孙权纠结好几天。江东在曹操第一次南下的时候伤筋动骨,元气大损,现在出兵唯一可以谈得上优势的,只有士气,复仇的血性。除此之外,都要斟酌。
因此,当他振作精神,传令江东高层前来开会时,他自认为是准备充分了。他的筹码竟然是原本身在柴桑养病的周瑜!一身簇新的轻甲,提剑来参加会议,这无疑是在一潭死水中投下了一枚炸弹。
周瑜的出现让在场所有人,包括孙权本人都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多年前,周瑜兵败回江东,是被担架抬着送到孙权面前的,面色青白形容消瘦,整个人死气沉沉的。看得孙权本来想问的关于孙绍的话都咽回了肚子里。
而今,几年过去了,焕然一新的周瑜重新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其他诸位与会者心里无不欢喜。在没有周瑜的日子里,他们已经充分体会了什么叫做“如果江东没有周瑜那就真的没有周瑜”
因此,徐庶亲笔签发的备战命令到达各处之后,整个荆州机器马上高速运转起来。
不过,圣旨的内一直都没有公开,所谓备战也是外松内紧。这也是徐庶不希望刘妍现在回来的理由之一,她一回来,势必导致圣旨的内泄露出去。
曹操这边,圣旨一下,不但北方震动,整个天下,除了荆州,西川,交州这样的偏远地带,凡是受到曹操势力范围影响的地区都行动起来了,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江夏对面的江东孙氏。
孙权接到的协同作战的通知是合肥守将李典签发的。说起来,原本合肥的守将是李典和乐进。后来乐进被调到襄阳。进了刘妍的阵营。孙权和曹操私底下达成了武器进购协议,变相达成了同盟,为了表示安抚,合肥这边没有再增兵和加派新的将领,留下李典一人坐镇。李典同时也成了曹操和孙权之间沟通的桥梁,并且隐隐分出了上下级的关系。
孙权接到通知,心中五味杂陈,赤壁时候的情景历历在目。那个时候,他还梦想着和长沙联盟,共同抗击曹操,一转眼时移世易,他竟然成了曹操的马前卒,转而攻打江夏,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只是当年是实力担当,此时却是炮灰,这差距,这待遇……孙权除了苦笑还是苦笑。
来自北方的新一批武器已经全部装备部队了。李典说,为了表示两家联合,这批武器他们只收了成本价。孙权欲哭无泪,这两年,从曹操那边买武器,江东正可谓花钱如流水,曹操从来都没有客气过。孙权觉得当年自己和交州士氏做粮食交易的时候,也没这么狠心过。
然而,目前他强我弱的现状让孙权大放血的同时又兴不起半点谈价钱的念头,他只能一边心疼一边乖乖掏钱。
圣旨已经颁布,而他只收到丞相手下武将签发的通知,他还不能不当回事将之搁置。李典可不是省油的灯。万一曹操觉得江东不安份,命他南下先灭江东,孙权觉得对面那个姓徐的绝对乐呵呵地过来落井下石。
虽然曹操在这个节骨眼上先灭江东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江东没有盟友却是既成事实。所以,帮着曹操打荆州是一定的。
只是孙权心里难受,憋屈,非常糟心。
因为曹操如此大张旗鼓地下圣旨扬言踏平荆州,如果真能踏平了,江东这边弄死孙绍可以办到,但分曹操的胜利果实的可能性有多少?即便分到了,未来也是二分天下的格局,以曹操的性格,江东最终的结局还是要并给他的。因此,这回江东扮演的角色简直炮灰得不能再炮灰。
只要一想到这一节,孙权就很泄气。根本提不起劲儿开动员大会。但是,这动员大会还是要开的。因为孙权心中还有所图。
只是怎么开找谁来开,这是个问题。足以让孙权纠结好几天。江东在曹操第一次南下的时候伤筋动骨,元气大损,现在出兵唯一可以谈得上优势的,只有士气,复仇的血性。除此之外,都要斟酌。
因此,当他振作精神,传令江东高层前来开会时,他自认为是准备充分了。他的筹码竟然是原本身在柴桑养病的周瑜!一身簇新的轻甲,提剑来参加会议,这无疑是在一潭死水中投下了一枚炸弹。
周瑜的出现让在场所有人,包括孙权本人都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多年前,周瑜兵败回江东,是被担架抬着送到孙权面前的,面色青白形容消瘦,整个人死气沉沉的。看得孙权本来想问的关于孙绍的话都咽回了肚子里。
而今,几年过去了,焕然一新的周瑜重新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其他诸位与会者心里无不欢喜。在没有周瑜的日子里,他们已经充分体会了什么叫做“如果江东没有周瑜那就真的没有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