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无法加载

    在三国之时,便因其发达的造船业与航海技术,成为孙吴的水军基地,及对外的通商口岸。

    在南宋及元代时,泉州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港之一人,与100多个国家与地区往来通商,形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在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也曾多次在福建驻泊、招募水手、修造船舶,而后在引地启航出发。

    除了商业之外,这里还孕育了无数的名士能人。

    北宋著名的柳永,便是福建人。

    还有郑成功,林则徐,施琅,等等。

    而这样一个无论是商业、还是文化,都极其发达的城市,却也是一个粮食严重缺乏的地区。

    福建自古便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这里山多,河险,水急。

    再加上此地的气候条件,让这里雨水充沛,时常造成洪水灾害,时时还会出现严重的旱灾。

    按理说,在雨水充沛之地,洪灾时时出现还能理解。

    但这里怎么会出现旱灾呢?

    如果说洪灾有一半可能是天灾,那旱灾就全是人为。

    福建因着地理的优势,每朝每代都很重视这里的水利建设。

    但建得再多,也挡不住只建不修、修而不管、即港筑坝、围湖造田。

    如此一来,不出问题才怪。

    楚泽将这些问题皆写入奏折之中,顺便将孙正德的事也说了一遍,最后还提了一句让朱樉留下来帮忙。

    洋洋洒洒写了数页纸。

    写完之后,楚泽将奏折入封,交给身边的随从,让他们快马加鞭送回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