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北撤(二)(2/3)
水师的主将此时倒是全无兴奋之情,他命令士卒下船之后,就在岸边列阵,他对于救援建阳毫无兴趣,只是王继业命他拖住吴越军。
吴越军很快赶到渡口,闽军水师多是长兵器,吴越军以刀盾手发起进攻,用盾格挡闽军的矛钩,近身后,以朴刀砍闽军的小腿。
顿时闽军脚下溅起血雨,闽军主将见情况不妙,立时跑回船上。
主将一跑路,闽军的阵型立马乱了,一些士卒趁机逃进附近的山丘。吴越军也不追击,只弓弩射击,也有运气够好,钻进树林里不见。
吴越军发动总攻,闽军溃不成军,纷纷往溪水里跳,闽军水师则派出了几艘小船,来溪里捞人。
福建的河流多起名为某某溪,给人感觉很窄很浅的样子,其实建溪、崇阳溪之类的溪水都宽百步左右,溪水湍急,不管水性有多好,被冲走的话,基本活不成了。
此时,溪水之上和岸上便形成了奇景,岸上五月军在到处追杀闽军,而水中,则是闽军水师在专心致志的捞人。两厢互不干扰,令人啼笑皆非。
吴越军将人砍的砍、收降的收降,哼着山歌回营,闽军水师则收锚启航,悻悻地回建州——应该再也无力追击吴越军了。
第二天天刚亮,建阳城的守军惊讶地发现,城外堆起了一座黑色的小山。定睛细看,才发现竟是数百颗头颅,有的还戴着水师制式的头盔。
吴越军用床弩发来劝降书,命守军开城投降,否则破城后,有如此例。有好言劝导,吴越军破龙津城后,也未曾为难城中普通百姓,你们都是建阳当地百姓,可要为宗族着想。是战是降,速速决定。
守军主将名叫孙正仪,建阳本地人,家人都在建阳城内,思考了下,便大大方方的投降了。
建阳县令施铭琛献上了本地户籍簿册,打开了府库。吴越军获得了宝贵的粮草补给,还从城中百姓家购买到了三十多头骡马和驴子,补充给了辎重队。
建阳原来的守军都是王延政挑剩下的,看不上,只选了二百余人,打散了分到了各个队中。孙正仪——这个名字很像读书人的武官毫无读书人的气节,带上家眷表示要一定跟着吴越军,陶安同无奈也只好带上他。
只留下县令施铭琛在风中凌乱。
吴越军仅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天亮随即拔营北上。沿着建阳城边的崇阳溪往北六十里,到了一座名为铁山的山脚下扎营休息。然后次日,再渡河,沿着铁山正对面的一条名叫五夫溪的小溪往东北方向前进——也就是往浦城方向。
五夫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溪,宽十步都不到,浅滩多的地方,不通水性的士卒都可以从浅滩上跳着过河去。
此地虽然地处武夷山区,但却是建州少有的产粮区,原因是山岭之间有大片平坦的谷地,辛勤的农民把这里开垦成了一片片肥沃的农田,沿途星星点点,村落众多。
钱弘佐这时候恐怕是来到闽国最轻松的时刻,不用打仗、没有追兵、粮秣充足,他甚至一度进入村子中,去观察闽地百姓的生活,相比起吴越国,这里的百姓要更加贫苦,毕竟在人多地少的闽北,土地是很多人梦寐以求但求之不得的奢望。
吴越军很快赶到渡口,闽军水师多是长兵器,吴越军以刀盾手发起进攻,用盾格挡闽军的矛钩,近身后,以朴刀砍闽军的小腿。
顿时闽军脚下溅起血雨,闽军主将见情况不妙,立时跑回船上。
主将一跑路,闽军的阵型立马乱了,一些士卒趁机逃进附近的山丘。吴越军也不追击,只弓弩射击,也有运气够好,钻进树林里不见。
吴越军发动总攻,闽军溃不成军,纷纷往溪水里跳,闽军水师则派出了几艘小船,来溪里捞人。
福建的河流多起名为某某溪,给人感觉很窄很浅的样子,其实建溪、崇阳溪之类的溪水都宽百步左右,溪水湍急,不管水性有多好,被冲走的话,基本活不成了。
此时,溪水之上和岸上便形成了奇景,岸上五月军在到处追杀闽军,而水中,则是闽军水师在专心致志的捞人。两厢互不干扰,令人啼笑皆非。
吴越军将人砍的砍、收降的收降,哼着山歌回营,闽军水师则收锚启航,悻悻地回建州——应该再也无力追击吴越军了。
第二天天刚亮,建阳城的守军惊讶地发现,城外堆起了一座黑色的小山。定睛细看,才发现竟是数百颗头颅,有的还戴着水师制式的头盔。
吴越军用床弩发来劝降书,命守军开城投降,否则破城后,有如此例。有好言劝导,吴越军破龙津城后,也未曾为难城中普通百姓,你们都是建阳当地百姓,可要为宗族着想。是战是降,速速决定。
守军主将名叫孙正仪,建阳本地人,家人都在建阳城内,思考了下,便大大方方的投降了。
建阳县令施铭琛献上了本地户籍簿册,打开了府库。吴越军获得了宝贵的粮草补给,还从城中百姓家购买到了三十多头骡马和驴子,补充给了辎重队。
建阳原来的守军都是王延政挑剩下的,看不上,只选了二百余人,打散了分到了各个队中。孙正仪——这个名字很像读书人的武官毫无读书人的气节,带上家眷表示要一定跟着吴越军,陶安同无奈也只好带上他。
只留下县令施铭琛在风中凌乱。
吴越军仅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天亮随即拔营北上。沿着建阳城边的崇阳溪往北六十里,到了一座名为铁山的山脚下扎营休息。然后次日,再渡河,沿着铁山正对面的一条名叫五夫溪的小溪往东北方向前进——也就是往浦城方向。
五夫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溪,宽十步都不到,浅滩多的地方,不通水性的士卒都可以从浅滩上跳着过河去。
此地虽然地处武夷山区,但却是建州少有的产粮区,原因是山岭之间有大片平坦的谷地,辛勤的农民把这里开垦成了一片片肥沃的农田,沿途星星点点,村落众多。
钱弘佐这时候恐怕是来到闽国最轻松的时刻,不用打仗、没有追兵、粮秣充足,他甚至一度进入村子中,去观察闽地百姓的生活,相比起吴越国,这里的百姓要更加贫苦,毕竟在人多地少的闽北,土地是很多人梦寐以求但求之不得的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