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词圣苏轼(2/16)
“苏轼有一个弟弟苏辙,只比他小三岁。”
“童年时期,父亲苏洵常年游学在外,苏轼和苏辙的启蒙教育落到满腹诗书母亲陈夫人身上。”
“公元1042年,报考三次科举不中的苏洵回到家乡,他将毕生所学和精力放到两個儿子身上。”
“兄弟俩从小接触两汉经学,为了加深记忆,苏洵还让苏轼手抄汉书和庄子。”
“庄子清静无为,不求名利,淡然生死的思想,为苏轼日后坎坷动荡的一生受益匪浅。”
“公元1056年,寒窗苦读十几年后,47岁的苏洵带着21岁的苏轼和18岁的苏辙离开眉山老家,赴京赶考。”
“那一届科考群英荟萃,人才济济,堪称千年一遇。”
“科举第一榜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程朱理学的创始人程颢与朱熹。”
“还有写下横渠四句传天下,38字的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一届科考9人成了当代宰相,24人被宋史立传,堪称神仙打架。”
“当时北宋文坛流行空洞浮华的文章,文坛领袖欧阳修决心扭转这股风气,苏轼幸运的遇上了这位主考官。”
“科举制度在宋代已十分完善,为防止作弊实施胡名制,还有专人负责抄写,防止主考官认出考生笔记。”
“当时欧阳修看完苏轼的试卷赞叹不已,理应评为第一。”
“但欧阳修转念一下,如今天下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除了自己弟子曾巩外,恐怕无人能写出这种文章。”
“如果将弟子曾巩排在第一,难免会落得徇私舞弊的口实。”
“因此,为了避嫌,本应第一的试卷被定位了第二名。”
“童年时期,父亲苏洵常年游学在外,苏轼和苏辙的启蒙教育落到满腹诗书母亲陈夫人身上。”
“公元1042年,报考三次科举不中的苏洵回到家乡,他将毕生所学和精力放到两個儿子身上。”
“兄弟俩从小接触两汉经学,为了加深记忆,苏洵还让苏轼手抄汉书和庄子。”
“庄子清静无为,不求名利,淡然生死的思想,为苏轼日后坎坷动荡的一生受益匪浅。”
“公元1056年,寒窗苦读十几年后,47岁的苏洵带着21岁的苏轼和18岁的苏辙离开眉山老家,赴京赶考。”
“那一届科考群英荟萃,人才济济,堪称千年一遇。”
“科举第一榜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程朱理学的创始人程颢与朱熹。”
“还有写下横渠四句传天下,38字的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一届科考9人成了当代宰相,24人被宋史立传,堪称神仙打架。”
“当时北宋文坛流行空洞浮华的文章,文坛领袖欧阳修决心扭转这股风气,苏轼幸运的遇上了这位主考官。”
“科举制度在宋代已十分完善,为防止作弊实施胡名制,还有专人负责抄写,防止主考官认出考生笔记。”
“当时欧阳修看完苏轼的试卷赞叹不已,理应评为第一。”
“但欧阳修转念一下,如今天下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除了自己弟子曾巩外,恐怕无人能写出这种文章。”
“如果将弟子曾巩排在第一,难免会落得徇私舞弊的口实。”
“因此,为了避嫌,本应第一的试卷被定位了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