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研究所与电子研究所是几乎同时间建立的两家研究所,但是材料研究所当初是有设备没研究人员,直到毕海波与他的五人小团队被刘美娟一举提拔为研究所的第一批研究员,材料研究所才算是真正成立了。

        虽然人不多,但是毕海波这个领头人总算是就位了。

        随后不久,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家基础材料研究所研发团队的到来,他们就被安排到了材料研究所工作。

        自此以后,材料研究所才算是正儿八经的开始了研究工作,材料研究所建立得相当勉强,基本上是借助外部力量,可谓是筚路蓝缕。

        大家可别小瞧了这队外籍兵团,他们的科研成果,虽然不多,但每一样都是了不起的科研成就。

        就比如第三代碳纤维材料,0英寸硅晶圆,各种性能逆天的单晶体合金材料等等,

        这是已取得的几项成就,他们正在研究的项目也非常不简单,有金属锂电池项目,碳纳米薄膜材料项目,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项目,led薄膜光学成像项目等等,几乎囊括了未来新能源与新材料的所有重要领域。

        人力有时尽,刘美娟是未来人,她当然是有针对性的展开研究,一些非关键的领域,或者说和海豚科技无关的领域,就让给国内其它研究机构去研究了。

        在已经取得的各种研究成果里面,其中几种单晶体合金材料是双方合作的优秀典范。

        毕海波的五人团队,并不清楚合金材料的任何技术,而那些仿问科研团队正好专精此项。

        只不过他们以前科研条件太差,合金材料因为提纯技术与熔炼炉不够好,还有材料成份检测设备缺乏,试制出来的合金材料总是差了一点火候,比不上国外的同类材料。

        到了这里以后,海豚科技给他们提供了最好的实验设备与环境,比如粉末冶金真空熔炼炉,隧道电子显微镜,高精密金属粉末球磨机等等。

        又是无限量提供科研资金,这里可以说是搞科研的理想圣地,这些仿问科研团队几乎是如鱼得水,又像是某种化学反应,原本缺少某种催化剂,像是突然有了催化剂一样,于是科技成果就接连爆发。

        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结果,他们此前有着雄厚的技术积累,只是缺乏一点条件,到了这里,就一切迎刃而解了。

        有了高纯度的优质合金材料,加上毕海波团队的新型理论与技术,就产生了激烈的化学反应,各种性能逆天的材料就此诞生。

        以一种普通的低合金锰钼合金钢为例,原本这种合金材料的抗拉强度只有500p(大气压力),可是变成单晶体材料以后,就一下子暴涨到000p。

        这代表什么?

        如果采用这种材料做潜艇压力壳,中国潜艇的最大潜深,能从目前的两百多米猛然加大到000米的最大潜航深度,而且仅仅是单壳体就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