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他见司马九与杨家三公子杨玄挺关系密切,似乎,还与杨家大公子杨玄感相识,而司马九又毫无勋贵公子的傲气,他这才死马当活马医,想要在司马九这里碰碰运气。

    夏若寒无奈望着人群,懊恼的转头。

    看来,入仕无望,是时候离开帝都大兴城,回华阴老家种田去了。

    正当他心中酸涩的时候,肩膀却被人拍了一下。

    这一拍,给帝国拍回来了一个鸿儒,拍回一个上开府仪同三司。

    不知什么时候,司马九又绕回到了夏若寒的身后。

    “夏兄,小弟初来乍到,并非勋贵门阀,你跟着我,到底有何事?”

    夏若寒顿时一喜,急忙解释道“哎,说来惭愧。”

    “在下是得过前礼部尚书牛弘老师教导的儒生,本想在大兴城谋个一官半职,稍展一下胸中抱负,奈何处处碰壁。”

    “先前,见司马兄弟与杨家公子相识,这才想看看司马兄弟是否有门路,可以提携一下。”夏若寒决定不再绕圈子,挠着脑袋,不好意思的向司马九说道。

    司马九摇了摇头,笑道“在下出生寒门,并没有什么门路,夏兄大儒底蕴,让我举荐,不怕明珠暗投么?”

    “司马兄弟与杨家公子如此熟络,又结识唐国公建成公子,在下只祈求司马兄弟能提携小弟一二。”夏若寒又是一揖到地。

    司马九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大许多的年轻人,这才想起,自己似乎需要一个清楚官场基本运作规则的助手。

    在大兴城中,医家、道家、佛家乃是江湖门派,仕途之事,不好借力。

    徐世勣和尉迟恭同样是江湖人士,他们对官场一窍不通。

    杨家、李家,呵呵,司马九不过是一个小角色,自然不可能得到过多的指点。

    如此,夏若寒倒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司马九决定帮衬夏若寒一把,遂闻讯道“夏兄可有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