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兵部尚书与户部尚书一时间坐如针毡,却谁也不曾说话。说白了,也没他们说话的机会,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永远都不会是他们。
姜泽之所以会将人留下,不过是因为一旦开战,随时都有可能会用到二人,万不得已只能提前防范。单从这点,就能看出姜泽到底有多谨慎,就连游尚翟和蔚桓这种心腹与岑刚这样的老臣都没留下。
但无论是兵部尚书还是户部尚书都不会对此感到高兴。
二人虽然都是姜泽登基之后才提拔上来的,算得上是保皇党,可追随强者是大多数人的天性,他们也不例外。而姜泽从登基后总是频繁出错,短则三五日,长则三五月,总之没消停过。
姜泽想对镇国将军府出手他们并没什么意见,但吃相能不能稍微好看些呀?
真的是登基两年,就围绕着镇国将军府转了两年,不仅姜泽出手,谢琳也没闲着,一面打压刺杀排挤,一面又在拉纤保媒送小妾,动作多的让人眼花缭乱。
尤其近段时间,赏梅宴的事情才过去多久啊,至今没查出个所以然来,不仅换了禁卫军统领,上京城第一美人谢诗意更是险些毁容。皇宫中有暗道,换禁卫军还能说的过去,但依照谢太傅与谢琳对谢诗意的看重,却没执着寻找真凶,这正常吗?
一看就有猫腻呀!要说与姜泽没有关系,二人是怎么都不信的。
可事情没过多久,又出了个秦宁馥!且不提后宫有多少美人削尖了脑袋想让姜泽临幸,姜泽是不是会缺这一口了,就只说曹皇后坐镇后宫,人亲爹还在鹿城打仗呢。
姜泽可是至始至终没拨多少粮草的!
便是拨了粮草,也是在曹国舅自筹粮草送往鹿城之后,更不用说曹奎当时是明暗折子齐上阵了。这一看就是碍于人言并非自愿呀!
是人都有自己的私心,面对利益攸关的事情会格外敏感。
姜泽就连为自己效力的亲岳丈都能亲自捅刀,何况他们这些几头不靠的?用得着的时候自然是好,那用不着了呢?曹国公府便是现成的例子。
当然了,二人并不是不知道曹奎私下里的那些心思,便是没听人说过,也多少能猜到几分。但这是谁开的头?
曹皇后无子,曹奎这国丈就算手中握着兵权,腰杆也没完挺直,他是好日子过腻歪了才会主动找事!还不是姜泽屁股底下的龙椅还没坐热,就存了削弱曹国公府的心思。
这事儿户部尚书最是清楚。
当时姜衍刚封王被安排在户部,姜泽一来就将黑河郡税银一案交到姜衍手中,并出手打压曹奎一系,直接给曹奎的亲信李洪安排了个苦差。结果李洪没能完成任务,最后被明升暗降,这两年已经逐渐沉寂下来。
再想想看曹国公府的发迹史,那可是圣元帝一早就帮姜泽准备的人!莫说曹国公府确实在扶持姜泽登基一事上出了大力气了,便是不曾,对亲爹老子留下的人,姜泽也应该多几分礼遇。
姜泽之所以会将人留下,不过是因为一旦开战,随时都有可能会用到二人,万不得已只能提前防范。单从这点,就能看出姜泽到底有多谨慎,就连游尚翟和蔚桓这种心腹与岑刚这样的老臣都没留下。
但无论是兵部尚书还是户部尚书都不会对此感到高兴。
二人虽然都是姜泽登基之后才提拔上来的,算得上是保皇党,可追随强者是大多数人的天性,他们也不例外。而姜泽从登基后总是频繁出错,短则三五日,长则三五月,总之没消停过。
姜泽想对镇国将军府出手他们并没什么意见,但吃相能不能稍微好看些呀?
真的是登基两年,就围绕着镇国将军府转了两年,不仅姜泽出手,谢琳也没闲着,一面打压刺杀排挤,一面又在拉纤保媒送小妾,动作多的让人眼花缭乱。
尤其近段时间,赏梅宴的事情才过去多久啊,至今没查出个所以然来,不仅换了禁卫军统领,上京城第一美人谢诗意更是险些毁容。皇宫中有暗道,换禁卫军还能说的过去,但依照谢太傅与谢琳对谢诗意的看重,却没执着寻找真凶,这正常吗?
一看就有猫腻呀!要说与姜泽没有关系,二人是怎么都不信的。
可事情没过多久,又出了个秦宁馥!且不提后宫有多少美人削尖了脑袋想让姜泽临幸,姜泽是不是会缺这一口了,就只说曹皇后坐镇后宫,人亲爹还在鹿城打仗呢。
姜泽可是至始至终没拨多少粮草的!
便是拨了粮草,也是在曹国舅自筹粮草送往鹿城之后,更不用说曹奎当时是明暗折子齐上阵了。这一看就是碍于人言并非自愿呀!
是人都有自己的私心,面对利益攸关的事情会格外敏感。
姜泽就连为自己效力的亲岳丈都能亲自捅刀,何况他们这些几头不靠的?用得着的时候自然是好,那用不着了呢?曹国公府便是现成的例子。
当然了,二人并不是不知道曹奎私下里的那些心思,便是没听人说过,也多少能猜到几分。但这是谁开的头?
曹皇后无子,曹奎这国丈就算手中握着兵权,腰杆也没完挺直,他是好日子过腻歪了才会主动找事!还不是姜泽屁股底下的龙椅还没坐热,就存了削弱曹国公府的心思。
这事儿户部尚书最是清楚。
当时姜衍刚封王被安排在户部,姜泽一来就将黑河郡税银一案交到姜衍手中,并出手打压曹奎一系,直接给曹奎的亲信李洪安排了个苦差。结果李洪没能完成任务,最后被明升暗降,这两年已经逐渐沉寂下来。
再想想看曹国公府的发迹史,那可是圣元帝一早就帮姜泽准备的人!莫说曹国公府确实在扶持姜泽登基一事上出了大力气了,便是不曾,对亲爹老子留下的人,姜泽也应该多几分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