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主持正旦朝贺,这两人的选择也是趋向一致。

    只做个中间人,上传下达,矛盾纠结,一律上交,不尽心,也不尽力。

    上官婉儿岂是易与之辈,弹章蜂拥而至,几乎将两人淹没。

    宋之问先是向张昌宗求救。

    张昌宗却是为难,他连武后的面都见不着,朝官买他帐的人寥寥无几,内侍省以往捧着二张兄弟,却最是现实,风头不对,翻脸不认人,张昌宗泥菩萨过江,哪里有余力管他?

    于是乎,宋之问抓住了机会,干脆利落改换门庭,投向了太孙李重俊。

    潘介则迅速书信给权策,等待他的回应,许是跟宋之问一样,也想着求助无果,便另投他人。

    只可惜,权策却不是孱弱无力的张昌宗。

    权策写了回信,却不是给潘介的,而是给神都留守狄仁杰的,令他设法尽早将潘介处理了了事,免得上蹿下跳,令人烦恶。

    狄仁杰出手办理此事,最为合宜。

    他虽已经融入了权策一党,但明面上仍旧保持相对独立,以安抚旗下的中立派系人马,由他出手处置潘介,可以说是中立人马看不惯潘介的人品,也可以说是当父亲的宰相狄仁杰,出手拾掇儿子狄光远的残局。

    这样一来,能够尽量淡化此事的派系争斗色彩,让权策一党保持相对平静,尽量降低抛弃同党的杂音。

    权策同时安排人传信给上官婉儿,令她尽早绸缪鸿胪寺卿的人选,将外藩事权接了过去。

    武后既是乐意扶植上官婉儿,他自是不会阻拦。

    终归不过是左手倒腾到右手。

    平心论,权策并不乐见武后过于信任上官婉儿,并加强她的权势,这对于他,毫无影响,但对于武后本身,却是越来越不可承受之重。

    待到底牌揭开之时,腹背受敌,权策倒是担忧武后能否承受得起。

    除此之外,夏官尚书郑愔上门请命,事由是西塞神武道军班师回朝与正旦日献捷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