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峰赶到道署,见校场上聚集了两百多衙役弓兵,一个个如临大敌,忍不住笑了。

    担心人不够,正打算差属官去固安县城搬兵的石赞清见他像没事人一般,禁不住迎上来问:“笑什么?”

    “石叔,您这又是做什么?”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那些丘八不服你怎么办?”

    “我不用他们服我,只要他们听令。”

    “那些丘八万一不听令呢?”石赞清追问道。

    “不听令就是造反,造反可不是开玩笑的,我谅他们没这个胆。”韩秀峰笑了笑,接着道:“何况怎么整饬我早想好了,您放一百个心,不会出事的。”

    石赞清还是不放心,急切地问:“别卖关子了,你究竟打算怎么整饬?”

    “外面不是说话的地方,走,我们进去说。”

    “行,我倒要听听你究竟有何锦囊妙计。”

    绕过仪门走进道署,只见吴廷栋端坐在大堂上批阅公文,韩秀峰连忙掸掸马蹄袖上前拜见。

    吴廷栋抬头看了一眼,冷冷地问:“韩老弟,听说徐四奎已连夜搬出了衙署,可有此事?”

    “禀吴大人,下官也是早上才晓得的。不过请吴大人放心,下官已差人去请了。”

    “他早晚要卸任,这个节骨眼上把他请回来作甚?”

    “下官要是就这么让他走了,河营的钱粮不够咋办。”韩秀峰回头看了石赞清一眼,不卑不亢地说:“更何况他要是走了,下官让谁率河营的兵勇去驰援静海?”

    吴廷栋楞了楞,旋即反应过来:“这么说原来的那些兵勇,你是一个也没打算留。”

    “吴大人英明,下官就是这么打算的。”韩秀峰想想又躬身道:“俗话说‘当兵吃粮,打仗拿饷’,要不是吴大人您昨晚给了下官五千两,想打发他们去胜保大人麾下效力还真不是件容易事,至少这出征行装银、出征盐菜银和出征口粮银就没着落。”

    吴廷栋没想到韩秀峰竟打算另起炉灶重新招募青壮编练,更没想到韩秀峰竟会把他咬着牙挤出来的那五千两银子,全用来打发河营原来的那些兵勇去静海平乱。一切按规矩办,那些穷得叮当响的兵勇只要能领到钱自然不会生事,只要兵勇不生事,那些个守备、千总、把总、外委就算想生事也生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