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之后,蒲素和李文娟回到隔壁自己屋里,蒲素让她做好和自己出席活动的准备。李文娟点了点头表示随时随地都可以,并且询问了规格,好安排服饰。

    现在的李文娟早已不是蒲素刚看到她那会的狼狈模样了。原本她的底子就极好,在边区因为条件所限,而且也没必要进行保养和打扮,所以乍一看灰头土脸。只不过,被蒲素接到辣斐德路以后,洗了把澡换了身衣服,立刻就是另一副模样了。

    李文娟现在全身只披挂一两样贵重的首饰,都是阿廖沙从所有的缴获里拿出来的。有些东西不能变现,但是适合佩戴,所以每天都不重样。她本人长于书画,极具审美和情趣,到是也不艳俗,只是那么一两样的佩戴,就恰到好处的烘托出了她富贵而雅致的派头。

    经过她重新布置的这个小院,处处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艺术品位。摆放的都是她和白曼彤一起去旧货市场淘来的明式家具。其中以黄花梨木料居多,价格虽然不低,但是比同时期的西洋家具却要便宜了不少。但毕竟是是真材实料,又是名贵木料,哪里是那些俗气到不行的舶来家具能比?

    现在这个小院给她布置的充满了中式格调。不光家具如此,院子里还养了一猫一狗,还养了一缸金鱼,趁着季节合适,还栽下了紫藤和月季。蒲素原本想说说她,不要直把杭州作汴州,看她这架势颇有点乐不思蜀的味道。但是一想现如今的身份,原来光秃秃的那个院子实在是有点不像话。

    而且摆放金鱼泥缸和栽种紫藤的位置恰恰是被她有意安排在了花坛旁边,掩盖了原本些许痕迹。到也不是只有欣赏的功效,实际上也发挥了遮掩的作用。

    在他准备回自己房间休息的时候,李文娟叫住了他,和他商量了要把郑为芝安排在这里居住。名义上郑为芝现在是她的得力助手,经常同进同出。白俄司机和保镖每天要两个地方接送,实在是不方便。

    蒲素当然也没有意见,和白俄那些接受特训的队员不同,郑为芝是他正儿八经的学员,到现在看到他也还是毕恭毕敬,没人的时候喊他教官,被训斥了几次一时半会还没改过来。

    只是蒲素让她把家里的机关布置告诉郑为芝,不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触机关,酿成惨祸。两上两下的房屋格局,楼下郑为芝占了一个,那么最后一个房间要从下一批来的同志里选出伙夫和司机。另外还要选出一个娘姨和郑为芝合住。

    以后楼下的房间安排就是郑为芝和娘姨,另一间是司机和伙夫。

    这样的人员配置,是当时上海滩上中层阶级以上的人家正常配置。蒲素不需要司机,但是李文娟现在这个身份,家里进出没有司机是不像话的。另外需要有个娘姨洗衣打扫卫生,一个伙夫负责采买做饭。所以,一个院子里有三个使唤,是当时的标准配置。

    当然,关起门来都是同志。平时只是分工不同,不存在颐指气使的现象。确确实是工作需要,分配的角色不同,派遣过来的同志都能理解。不存在什么感觉受到了压迫和欺压,起码关起门来,没有外人的情况下,大家都客客气气在一个桌上吃饭,吃着一样的东西,也不用喊老爷太太。有外人的时候,大家都是在演戏,不同的是蒲素和李文娟天天在外面演,比他们更辛苦。

    李文娟和蒲素虽然都住在各自有着铺盖的房间里,只不过两人每天都睡地铺。李文娟原先不懂,还是蒲素告诉她的。在敌后要养成这种习惯,床铺这个位置是夜晚刺杀人员的首选目标。

    所以,两人房间里的被橱里,都有另外一套被褥,每晚就寝前取出,各自在相邻的墙壁铺好拉上布帘。一有情况,墙壁机关按动之后就可以翻转,转移到另一个房间。而两个房间的窗口蒲素也都提前做了布置,随时可以逃逸。

    布置的预警机关不是万能的。山外有山这个道理蒲素非常清楚,虽然不可缺少,但是也从来不过分仰仗这些手段。上海滩上能人辈出,仅仅军统正规接受过培训的,比如洪公祠里出来的那批人就没有庸手。更何况其他派系的特工情报人员,他根本不会小看。

    以后院子里人多了以后,相对就要好一些,两个相邻的院子,可以安排夜晚布置自卫哨。于大宝那边可以安排一部分战斗人员,排岗轮值。从阿廖沙那里再弄两条猎犬,起码可以不至于被人偷袭到门口还蒙在鼓里。

    于大宝这边的院子可以居住十来个人,计划中蒲素准备在这里编成一个特勤班。人员全部从边区同志里挑选,由他自己和于大宝他们几个老队员轮流进行培训。这个全部由边区同志组成的队伍,今后将秘密执行特别任务,也就是一些不适合跟白俄公开的行动会由他们负责。

    尤其是今后他一旦进入了76号,很多信息的传递和送达联络以及执行,全部都由彻底的自己人接手。再也不需要通过白俄来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