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一章 凤凰书院临水立(1/2)
九月九日,年年重阳,今又重阳。(_)
正是秋高气爽的大好时节,襄阳城西凤凰山上到处都是等高远眺的游人。据当地的老人们回忆,今年的凤凰山游人比起以往还要多出两三成,主要是身穿文士服饰的年轻人来的特别多,他们口中念叨着什么“经筵”,一个个兴冲冲地往山顶上攀登而去,搞得当地的百姓以为哪家富户在山上摆了流水的筵席,于是也纷纷跟在青年学子们屁股后面向山顶爬去。
目不识丁的乡野百姓口中所提到“经筵”,自然不是大鱼大肉的流水席,而是当代大儒郑玄开席讲解儒家经书典故。而将经筵的地点选择在凤凰山上,则暗含着南方士人集团欲要抗衡如今在北方声名鹊起的“太行书院”之决心。
如今襄阳城内大街上的稚子小儿们嬉笑之间,不时会念叨一句“北太行、北太行,数典忘祖瞎丢当;南凤凰、南凤凰,尊师重教服四方……”这样的儿歌,可见此处百姓已经将襄阳凤凰山当做了捍卫儒家正统的精神圣地。
凤凰山与南方其他山岳一样,山势并不高峻,道路亦不难行,不仅山上常年青翠,而且鸟鸣幽林、泉浸山涧,是难得的风景秀美之处。大师郑玄在襄阳名士庞德公和黄承彦二人的陪同下,缓步拾阶而上,到了正午时分便登上凤凰山顶。
山麓之阳,并非奇峰突起的一处绝地,反倒是相对平坦的一处椅背状的坡地,前方不远处更是难得地有一块数百亩大的平地,正好可以让前来听经的各地士人们在此落脚歇息。
平地中间有一处修葺精美的七尺高坛,坛上有书案和靠椅各一张,上面放着厚厚的一摞典籍和几块镇纸,除此之外再无他物。不用说,郑师自然是在这坛上为士子们讲经了。
诸葛亮见庞德公和黄承彦二位名士,已经陪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来到了不远处,便走上高坛,向着坛下密密匝匝的人群朗声说道:“在下不才,琅琊诸葛孔明,因受水镜先生之邀,特来为大师讲经主持……”
一开始,当年近二十的诸葛亮登上高坛时,有未曾谋面的士子心中诧异,纷纷相互以目光询问,想要知道这位年轻的不像话地儒生是何来路,待大家听到坛上年轻人自称是琅琊诸葛孔明之后,顿时一阵窃窃私语。
“这位便是当今廷尉、吏曹尚书、皇叔刘玄德的入幕之宾,如今深得刘备器重,出则同车、入则同席!”一位从洛阳来的士子对着身旁几位小声说道。
“吾亦听说此人如今贵为天子特使,所过之处,只见州牧,连太守大人们都不给面子!”另外一位从扬州赶来的士子也兴奋地说道。
高坛之上的诸葛亮并未受到台下人群中情绪波动的影响,仍然不急不缓地讲着此次举办经筵的宗旨,大师每天讲经的时间安排,士人们相互之间辩论的时间安排等等。不多时,诸葛亮的话语结束,只见他忽然将升调提高一些,口中说道:“下面,请大师登坛授业!今日所讲科目为《大学》……”
诸葛亮一语说完,便迅速走下讲坛,立于登坛阶梯之侧,恭敬地等候着郑玄从旁而上。台下的数千士子儒生们则是个个面朝讲坛,弯腰躬身,执学生之礼,敬候郑玄登坛讲经。
专门从洛阳太行书院前来襄阳讲经的郑玄,看着坛下或是年轻或是执着的数千张儒生面孔,原本有些阴郁的心情顿时好转不少。他缓缓地坐在那张唯一的靠椅之上,将一摞书典的首册举起,然后开口说道:“先贤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今日便为群生讲解百经之首的《易经》,……”
郑玄起伏跌宕的声音,绵绵不绝地随着秋日清爽的山风,被送到凤凰山顶土坪之中的儒生耳中,大家人人神情肃穆地聆听着大师的教诲,一时之间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光阴的转换。
连续七天的经筵,越往后凤凰山顶聚集的人越多,不少因为路途耽搁而来晚了的书生,十分懊悔地抱怨着崎岖不平地山路,纷纷向第一日便赶到的士子们借阅听课讲义。就连荆州牧刘表和他手下的许多重要谋士,也在经筵结束前两日,放下手中纷乱的公务,亲自过来聆听大师的教诲。
到了第七日晌午时分,大师的授课全部结束,又轮到各地学子相互辩论。因为人数众多的缘故,所以大家都是按照地域和相识程度,自然凑成一个个几十上百人的小圈子,围绕一个大家共同商定的话题进行辩论。
在众多圈子之中,一位来自冀州的士子说道:“吾曾有幸前往晋国卧虎太行书院一游,旁听了大学士蔡邕和名士管幼安的讲解,以为与郑大师所讲所论多有出入,如今罗列出来,以供大家辨析。”
正是秋高气爽的大好时节,襄阳城西凤凰山上到处都是等高远眺的游人。据当地的老人们回忆,今年的凤凰山游人比起以往还要多出两三成,主要是身穿文士服饰的年轻人来的特别多,他们口中念叨着什么“经筵”,一个个兴冲冲地往山顶上攀登而去,搞得当地的百姓以为哪家富户在山上摆了流水的筵席,于是也纷纷跟在青年学子们屁股后面向山顶爬去。
目不识丁的乡野百姓口中所提到“经筵”,自然不是大鱼大肉的流水席,而是当代大儒郑玄开席讲解儒家经书典故。而将经筵的地点选择在凤凰山上,则暗含着南方士人集团欲要抗衡如今在北方声名鹊起的“太行书院”之决心。
如今襄阳城内大街上的稚子小儿们嬉笑之间,不时会念叨一句“北太行、北太行,数典忘祖瞎丢当;南凤凰、南凤凰,尊师重教服四方……”这样的儿歌,可见此处百姓已经将襄阳凤凰山当做了捍卫儒家正统的精神圣地。
凤凰山与南方其他山岳一样,山势并不高峻,道路亦不难行,不仅山上常年青翠,而且鸟鸣幽林、泉浸山涧,是难得的风景秀美之处。大师郑玄在襄阳名士庞德公和黄承彦二人的陪同下,缓步拾阶而上,到了正午时分便登上凤凰山顶。
山麓之阳,并非奇峰突起的一处绝地,反倒是相对平坦的一处椅背状的坡地,前方不远处更是难得地有一块数百亩大的平地,正好可以让前来听经的各地士人们在此落脚歇息。
平地中间有一处修葺精美的七尺高坛,坛上有书案和靠椅各一张,上面放着厚厚的一摞典籍和几块镇纸,除此之外再无他物。不用说,郑师自然是在这坛上为士子们讲经了。
诸葛亮见庞德公和黄承彦二位名士,已经陪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来到了不远处,便走上高坛,向着坛下密密匝匝的人群朗声说道:“在下不才,琅琊诸葛孔明,因受水镜先生之邀,特来为大师讲经主持……”
一开始,当年近二十的诸葛亮登上高坛时,有未曾谋面的士子心中诧异,纷纷相互以目光询问,想要知道这位年轻的不像话地儒生是何来路,待大家听到坛上年轻人自称是琅琊诸葛孔明之后,顿时一阵窃窃私语。
“这位便是当今廷尉、吏曹尚书、皇叔刘玄德的入幕之宾,如今深得刘备器重,出则同车、入则同席!”一位从洛阳来的士子对着身旁几位小声说道。
“吾亦听说此人如今贵为天子特使,所过之处,只见州牧,连太守大人们都不给面子!”另外一位从扬州赶来的士子也兴奋地说道。
高坛之上的诸葛亮并未受到台下人群中情绪波动的影响,仍然不急不缓地讲着此次举办经筵的宗旨,大师每天讲经的时间安排,士人们相互之间辩论的时间安排等等。不多时,诸葛亮的话语结束,只见他忽然将升调提高一些,口中说道:“下面,请大师登坛授业!今日所讲科目为《大学》……”
诸葛亮一语说完,便迅速走下讲坛,立于登坛阶梯之侧,恭敬地等候着郑玄从旁而上。台下的数千士子儒生们则是个个面朝讲坛,弯腰躬身,执学生之礼,敬候郑玄登坛讲经。
专门从洛阳太行书院前来襄阳讲经的郑玄,看着坛下或是年轻或是执着的数千张儒生面孔,原本有些阴郁的心情顿时好转不少。他缓缓地坐在那张唯一的靠椅之上,将一摞书典的首册举起,然后开口说道:“先贤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今日便为群生讲解百经之首的《易经》,……”
郑玄起伏跌宕的声音,绵绵不绝地随着秋日清爽的山风,被送到凤凰山顶土坪之中的儒生耳中,大家人人神情肃穆地聆听着大师的教诲,一时之间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光阴的转换。
连续七天的经筵,越往后凤凰山顶聚集的人越多,不少因为路途耽搁而来晚了的书生,十分懊悔地抱怨着崎岖不平地山路,纷纷向第一日便赶到的士子们借阅听课讲义。就连荆州牧刘表和他手下的许多重要谋士,也在经筵结束前两日,放下手中纷乱的公务,亲自过来聆听大师的教诲。
到了第七日晌午时分,大师的授课全部结束,又轮到各地学子相互辩论。因为人数众多的缘故,所以大家都是按照地域和相识程度,自然凑成一个个几十上百人的小圈子,围绕一个大家共同商定的话题进行辩论。
在众多圈子之中,一位来自冀州的士子说道:“吾曾有幸前往晋国卧虎太行书院一游,旁听了大学士蔡邕和名士管幼安的讲解,以为与郑大师所讲所论多有出入,如今罗列出来,以供大家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