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书法作品,大部分都是历届腊八书会留下的精品,都是些代表作,非常珍贵。

    “石壁挂藤通篆意,桐荫滴露聆琴音。”

    看到中央摆着一书案,上面有些笔墨纸砚,李图不禁有些手痒起来。接着坐在书案前。端正了身子,拿起桌上的玉瓶向墨砚中注入了些清水,“嚯嚯”地磨起墨来。

    听着磨墨发出的“嚯嚯”之声,心神也渐渐宁静,蓦然间一股淡淡的墨香在室内弥漫。

    把宣纸铺在案上,双手在中间落下,轻压地纸张向两端轻轻抹去。然后。双目落在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上,细细地揣摩起来。

    “颜体”一代书圣颜真卿所创,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弘,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

    据野史记载,书圣曾经在滚滚江河上写字,字飘三千里而不散。整条江河都飘满了大字,世人闻之争拥相观。纷纷下河捞字。

    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

    楼阁内不仅有着历届的腊八书法作品,还挂着一些古来今往的书法大家的拓本,虽然都是拓本,但也是珍贵无比,万金难求。

    其真迹,更是价值连城。

    例如,千年前,东土大唐帝国的一代书圣——颜真卿。

    李图细细地揣摩着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久久无法下笔,写大楷须要掌握好点画、结构、布白,做到点画准确精到,结构疏密得当,则退而写小楷可做到结体宽绰开张,点画规矩清楚;进而学榜书则能结密无间而气魄宏阔,不至涣散无神。

    揣摩了良久,李图才提着笔蘸墨,向纸上落下,下笔速度不快不慢,每一笔一划都很有力,字体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弘,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隐隐有“颜体”的影子。

    因为失明的原因,李图所写的字皆是堂堂正正,一笔一划都是苍劲有力。

    也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李图的手腕已经酸麻无比,而且写大字最为耗心神,整个人显得特别疲乏。接着,没有继续写大字,而是细细地揣摩四壁的书法作品,但脑海中却是一笔一划不断地跟着临摹练习,看完了一幅又一幅,整个人完全沉浸于书法作品中去。

    自从开启了意识海,灵识可视后,李图可是对书法下了不少的苦功,一连数个月过去,书法也大有进步。而且,数个月来,上午读书,下午抚琴下棋,晚上习字,周而复始,几乎完全沉溺于书法一道中去。

    但脑海中的“书”字始终没有亮起来,让李图颇为遗憾。

    楼阁内的大部分书法作品,早已经牢牢地印在脑海中,一笔一划都清楚无比,即使是临摹起来也有几分相似。观看时,手在写,脑在写,心在写,无时无刻都在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