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只要别触及到盐井,本地豪强都愿意配合,但触及到接管盐井,那在任官员连一个命令都发不出去。

    李适看在天下还没有统一,尤其是自己打算短时间内解决掉项楚的情况下,只要川蜀对于粮食、食盐、蜀锦等物资供应得上,就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以后算总账就是了。

    无论怎么说,食盐这种东西,肯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尤其要纳入到自己的物价体系下。

    李适依旧采用种田思路去经营盐池,讲究的就是集约化、规模化和科学化。

    李适带着两人查看了盐场,很快发现,盐场采用的还是那种自然暴晒,自然结晶,集工捞采作为主要方式,李适问了问负责人,有没有煮盐的法子。

    负责人告诉李适,在秦国统一时倒还有过,但随着战乱就没有再采用这种模式了。

    因为这种模式需要收集大量燃料,而进入到乱战时代,人力物力首先要保证的是战争与粮食,食盐既然能够自然捞采,那就等到它自然的解析出来,然后捞采就是了。

    “谁想接手这个解池盐场?”李适看着甘平与骆甲开口道。

    甘平听到这话,自然不认为是对着他说的,他的心思全部都在黑鹰锐士身上。

    实际上,李适倒想要让甘平接手,这样甘平也算封疆大吏,方便以后他来接替他老哥的位置,毕竟甘章的年龄也快有六十岁。

    可惜,甘平完全听不懂李适的话外之音,反而把目光投向了骆甲。

    骆甲站出来,抱拳道:“凡是大王吩咐,属下万死不辞。”

    听到了这话,李适也没多说什么只是道,“你来接受也是合适。

    我想要以解县的盐池为核心打造一项属于魏国的食盐工程,怎么样你有没有信心。”

    “请大王示下!”骆甲恭敬的说道。

    “首先,把这盐区当做良田来处理,开凿盐田,打造畦田,将盐区的卤水灌入畦田之内,初步用日光与风力进行蒸发,从而增加制盐的面积,获取更多的食盐。

    在完成这步后,你可以去尝试联系,邓陵矩问问有没有解析食盐之人。

    从粗盐中二次处理,或是用水调和,或是高温蒸馏,总而言之使得结晶出来的实验质量更好,至少一那种纯白如血的细小白食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