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去征缴的队伍分布宝应的四面八方,都被袭击了。说明自己已经被包围了。询问了那些逃回来的伤病,刘非心都凉了。

    “报城东发现项三秋旗帜。”

    “报城西发现项三秋旗帜。”

    “报城北发现项三秋旗帜。”

    “舅父,只有城南没有发现项三秋。咱们从城南撤走吧,现在城内只有两千军卒。宝应城又小又破恐怕很难坚守啊。”

    刘非到底还是一个孩子,此时早已经没有了刚出江都时的模样。

    “不可,这是项三秋的围三缺一之计。我若是他将步骑埋伏在南门外,趁我们出城之时偷袭,那时候将士们都急于奔命断然无人抵抗。我敢肯定我们一个人都不可能活着回到江都。”

    “那便如何是好?”

    “为今之计只有固守待援,好在今天抢掠所获甚多。粮食一时半会儿还不至于断炊,守城最怕的就是无粮。只要有了粮食,怎么都好说。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召集城内的民夫抓紧时间加固城墙。”

    “外甥全仰仗舅父大人了。”

    项三秋正在打马通过被刘非下令屠过的庄子。看着遍地的尸骸,还有冒着烟的房舍。这位戎马半生的将军也不禁唏嘘。

    “将军,查访过了没有发现活口。估计是江都王干的。”

    一名校尉拱手回报。

    “来晚了,只知道这是今天派出来最大的一股。想多集中些人手,不至于吃亏。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传令进军,包围宝应县城。祸害我吴国的百姓,今天让他们血债血偿。”

    “诺”

    项三秋所率的军卒都是吴国人士,七王之乱后家人多有波及。见到庄子上的惨景,不禁兔死狐悲。纷纷猜想自己家人的遭遇。

    合围宝应的时候已经是日暮西山,项三秋看着城内正在加固城墙的民夫。思索着如何攻城

    附近的乡民纷纷赶来,帮助项三秋砍伐树木。见到项三秋,有些以前吴军的老兵认得。纷纷跪在项三秋的面前,历数朝廷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