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无法加载

    “你家主人为何隐居在此高山之上?”或许是卧床太久的缘故,方兴才爬一小截,便开始大口喘气。

    “隐居?主人倒无甚必要隐居,”阿沅嫣然一笑,递来一根人参,“这可都是为了方大夫你。”

    “为我?”山参的汁液让他精神大振。

    “你伤得如此之重,安置在神农架山下,才可就地取药材嘛。”

    “原来如此。”方兴恍然大悟,心想熊徇公子对自己好生周全,这次相见,定要当面道谢。

    “神农架距离楚都有多少距离?”他有口无心地问着。

    想必自己“死”后,周王静已然重新任命职方氏大夫,但他多年以来早已养成“职业病”,每到一处新地方,必先打听地理风物而后快。

    “这里距离乔多城得有二百余里,”阿沅驻足四望,指了指东南方向,“喏,乔多城就在那里。”

    乔多城后世又称秭归,“乔多”乃是楚语发音。方兴知道历代楚君乐衷于迁都,比商朝人搬家还要勤快。后来迁得多了,也怕外人记不住,就统一把首都称作“郢”都。

    神农架上云雾缭绕,天空云层时厚时薄,阳光若隐若现,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这里山石嶙峋,冷杉遍布,灵长生物四处出没,尤其是漫山遍野的金丝猴,与山间秋色相映成趣。

    方兴曾登临众多山丘,不论是太岳山、崤山、陇山、嵩山,还是东部的涂山、五莲山、沂蒙山,都不如神农架这般仙气氤氲、脱俗超凡,虽然山路险峻难行,但却能产生羽化登仙之幻觉。

    “不曾想,南国之山竟如此神秘。”方兴不由得感慨。

    “少见多怪,”阿沅盈盈一笑,“南国最神灵之山,可不是这里。”

    “难不成是荆山?”

    “也不是,”她指着西南方向,“是灵山!”

    方兴想起此前在随国境外第一次遇见阿沅的场景,她说楚国人把“巫”称作“灵”,这座灵山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巫山无疑。据说巫山是巫教大本营,也不知自己可否有机会去那一探究竟。

    又攀登了一段,方兴觉得寒意逼来,低头观瞧,已是身处山腰。这里如同一道分割线,把神农架拦腰截成秋、冬二季——脚下是满山黄叶,头顶是皑皑白雪,美不胜收!

    “方大夫,到了。”阿沅转身来扶。